由于大鸨在中国近年来数量一直在下降,而且这种鸟类因为其可以入药,遭到不断偷猎变得极其稀少,生性非常胆小,在几百米外只要看见人就会起飞或者躲起来,所以目前能够近距离拍到它变得非常困难。据了解现在国内能够近距离拍摄到它的摄友没有超过100人。正是由于这种原因,拍大鸨尤其是近距离拍摄它也成为许多鸟类摄影爱好者的梦想之一。这次我去内蒙非常幸运最多一次发现了16只。远距离的大鸨生态环境图片和近距离大鸨特征图片、大鸨群飞版都抓拍到了,上传几幅与摄友分享,谢谢围观。
大鸨(学名:Otis tarda)是鹤形目鸨科的大型地栖鸟类。翅长超过400毫米。嘴短,头长、基部宽大于高。翅大而圆,第3枚初级飞羽最长。无冠羽或皱领,雄鸟在喉部两侧有刚毛状的须状羽,其上生有少量的羽瓣。跗跖等于翅长的1/4。雄鸟的头、颈及前胸灰色,其余下体栗棕色,密布宽阔的黑色横斑。下体灰白色,颏下有细长向两侧伸出的须状纤羽。雌雄鸟的两翅覆羽均为白色,在翅上形成大的白斑,飞翔时十分明显。
大鸨是世界上最大的飞行鸟类之一,大鸨在中国的种群数量曾经是相当丰富的,经常可见到数十只的大群,但经变得相当稀少,估计总数仅有300~400只。
CITES濒危等级: 附录I
[p=18, null, left]
生效年代: 1997[/p][p=18, null, left]
IUCN濒危等级: 易危
生效年代: 1996[/p][p=18, null, left]
IUCN濒危等级: VU A2c
生效年代: 2003年[/p][p=18, null, left]
中国国家重点保护等级: 一级
生效年代: 1989[/p][p=18, null, left]
中国濒危动物红皮书等级: 易危
[/p]
生效年代: 1996
[p=24, 2, left]
栖息于广阔草原、半荒漠地带及农田草地,通常成群一起活动。十分善于奔跑,大鸨既吃野草,又吃甲虫、蝗虫、毛虫等。广布于欧亚大陆,从欧洲的伊比利亚半岛向东到亚洲的土耳其,蒙古,俄罗斯,中国和朝鲜半岛。是匈牙利的国鸟。大鸨虽然分布很广,但在世界范围内的种群数量都普遍处于下降趋势,总数估计在29700只左右,在欧洲和非洲北部的瑞士、苏格兰、瑞典、丹麦、荷兰、法国、希腊、突尼斯和阿尔及利亚等国都已经消失了,分布在东欧各国的也几近绝灭。鸨名来自这样一个传说:古时有一种鸟,它们成群生活在一起,每群的数量总是七十只,形成一个小家族,于是人们就把它的集群个数联系在一起,在鸟字左边加上一个"七十"字样,就构成了"鸨"。[/p][p=24, 2, left]
大鸨从前在中国是较为常见的一种鸟,《诗经,鸨羽》中有"肃肃鸨羽,集于苞棘。""肃肃鸨行,集于苞桑。"的诗句,用大鸨在栎树、酸枣丛以及桑树丛中肃肃地抖动翅膀的样子,来形容人民生活的疾苦,其中对大鸨抖动翅膀的描述,是十分真切而生动的。不过古代民间对于大鸨的传说中也有不少谬误,特别是大鸨是百鸟之妻的传说,由来已久,明朝李时珍认为"鸨无舌,……或云纯雌无雄与其他鸟合"。清朝《古今图书集成》中也有:"鸨鸟为众鸟所淫,相传老娼呼鸨出于。"但因为没有大鸨与任何一种鸟交尾的实例,所以又传说只要其他鸟类的雄鸟从大鸨的上空飞过,其身影映在大鸨身上就算交尾繁殖了。这种说法显然是荒唐可笑的,可能是因为大鸨的雄鸟和雌鸟的体形差异太大,以致于人们把它们看成了两个不同的种了。大鸨的婚配属于"一夫多妻"制,雄鸟和雌鸟只是在短暂的繁殖期才生活在一起,这时雄鸟经常将尾羽直竖朝天,颈部和翅膀的羽毛也一根根地竖起,并从喉部伸出气囊,将胸部鼓成球状,在雌鸟面前一摇一摆地来回扭动,一边走一边还不断地发出"丝,丝"的声音。交配之后,雄鸟就另觅新欢去了,只剩下雌鸟承担孵卵、育雏等任务,这可能也是大鸨往往使人产生没有雄鸟的错觉的一个原因。[/p][p=24, 2, left]
[/p]
[p=24, 2, left]
[/p]
[p=24, 2, left]
[/p]
[p=24, 2, left]
[/p]
[p=24, 2, left]
[/p]
[p=24, 2, left]
[/p]
[p=24, 2, left]
[/p]
[p=24, 2, left]
[/p]
[p=24, 2, left]
[/p]
[p=24, 2, left]
[/p]
[p=24, 2, left]
[/p]
[p=24, 2, left]
[/p]
[p=24, 2, left]
[/p]
[p=24, 2, left]
[/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