Discuz!NT|BBS|论坛

注册

 

发新话题 回复该主题

[致匠心] 非遗“杭绣”薪火传承 [复制链接]

1#
银光图片
作品描述:
陈水琴:杭绣领军人物,1946年7月生于杭州,高级工艺美术师,首届中国刺绣艺术大师。浙江省非物质文化遗产项目(杭绣)代表性传承人。1998年被授予“浙江省工艺美术大师”称号,2006年被授予“中国工艺美术大师”称号。“她在杭州地区先后创作了双面绣,双面异色绣,双面三异绣,双面乱针绣,”研究多种针法的广泛应用。她绣制的作品精美生动、雅洁明快。她曾赴日本、德国等国家表演绣艺,其作品被多家博物馆珍藏。1985年绣的原西德总统魏茨泽克像,有其本人收藏;1993年创作双面乱针绣台屏《邓小平和他的小孙子,81+1》;2002年和学生共同创作大型双面刺绣地屏《南宋西湖龙舟图》,现由杭州市人民政府收藏。
   为了使浙江省非物质文化遗产项目(杭绣)后继有人。培养刺绣人才已是69岁高龄陈水琴大师刻不容缓的紧要事情,陈水琴对招徒的条件还是蛮高的:第一要耐得住寂寞,第二要守得住清贫,第三要有刺绣的天赋,缺一不可。现在的徒弟中有五位是2012年市政府开展“薪火传承”国大师带徒活动中招生的,另外几位是专门来拜陈水琴为师学习刺绣的。
   在杭州工艺美术博物馆的二楼手绣工作室,中国工艺美术大师陈水琴几年如一日,带着绣女绣男(其中一位俊秀的小伙子,是陈水琴特别看好的一个刺绣人才)穿针引线,刺绣着一幅幅精美的绣品。在陈水琴大师的悉心指导传教技艺中,徒弟们不负恩师所望,一件件佳作从徒弟们的手中诞生,在2015中国工艺美术精品展中获得二金二银二铜的好成绩,并被收藏者看好收入囊中。培养了两个省工艺美术大师和三个市工艺美术大师,在这些作品的背后是老师付出的辛劳,学生付出的努力,凝聚着师徒的情谊,智慧和心境。
  在当前社会相对浮躁的年代,陈水琴大师看着这些心灵手巧年轻人靜静的做着自己喜欢的事情欣慰地笑了。“这里是一方净土,一群圣女”。看到刺绣艺术后继有人,仿佛看到了杭绣的发展前景,看到了杭绣的未来!陈水琴大师如是说。
  相信杭州刺绣在继承传统的基础上承前启后,一定会不断发扬,与时俱进,薪火传承!

《非遗“杭绣”薪火传承》组照

组照一:陈水琴:杭绣领军人物,1946年7月生于杭州,高级工艺美术师,首届中国刺绣艺术大师。浙江省非物质文化遗产项目(杭绣)代表性传承人。1998年被授予“浙江省工艺美术大师”称号,2006年被授予“中国工艺美术大师”称号。



组照二:陈水琴所擅长的这门技艺,名为杭州刺绣,简称杭绣。有民间刺绣“闺阁绣”,在南宋时又有了“宫庭绣”,达到鼎盛状态。从14岁拿起绣针,在那之后的半个世纪里,陈水琴用它绣出了一幅又一幅令人惊叹的作品——1972年,陈水琴研制出第一幅双面绣作品,从而结束了杭绣只有单面绣的历史;1981年,她又创作出双面异色绣、双面三异绣等作品。


组照三:“就这么一根线,我用手能掰出64根细的丝,就跟蚕吐出来的丝一样细,如果还要细,我还能把一根掰成128根。”陈水琴如是说。


组照四:杭州工艺美术博物馆二楼,陈水琴的手绣工作室,手绣的技术没有五年时间拿不出手,陈水琴说:“五年时间只能做到入门,而真正的技术需要用一辈子去追求,我希望徒弟们的水平能达到得心应手的境界,并能有自己的特长。”图为弟子们穿针走线着,精细地在绣绷上绣出美丽图案。


组照五:陈水琴带徒弟一直是手把手的教,基本上这边才站起,那边又要坐下动手示范。一件作品从构思到成型,基本要3到4个月时间。徒弟们也不负众望,刻苦努力,一个星期七天,除了周一工艺美术博物馆闭馆,其余时间都一心扑在绣架上。不仅手上的技艺,陈水琴还让徒弟们自己进修白描等技艺。“这样对色彩的掌握,写意的理解会更到位。”图为陈水琴大师为优秀弟子现场授艺。


组照六:文博会获银奖的油志超是唯一的男徒弟,心细如丝。 在拍摄过程中,他一直安静地坐在绣架前,手中的针线反复穿梭。他曾就读于上海工艺美术职业学校,当时25岁的他学刺绣,让家人和朋友很不理解。“我就是喜欢刺绣,而且还打算干一辈子。”


组照七:“一辈子只做一件事,并且把它做到极致。”这是陈水琴大师对自己刺绣生涯的总结,也是陈水琴大师对“工匠精神”的完美诠释。并且她也将这份“工匠精神”传递给了她的弟子,陈水琴大师收徒首要考察的就是弟子们的“静”界,只有静得下心思、守得住清贫、耐得住寂寞,才能创造出好的作品。


组照八:“她们真是一群圣女,不是剩下的剩,而是圣洁的圣。''69岁的杭绣省级非遗传承人陈水琴如是说。


组照九:“杭州刺绣”是杭州文化长廊中的一颗璀璨明珠。传承这项非物质文化遗产的功夫全在一双手上。图为学生穿针走线的特写镜头。


组照十:陈水琴的弟子现有九人,其中包括两位省工艺美术大师和三位市工艺美术大师。陈水琴要求徒弟们多学习艺术理论,她盼着有朝一日,徒弟们能到学院教授针绣技法,办一个成果展,把杭绣技术推向社会,也把自己的理念传下去。看着这群心灵手巧的徒弟,69岁的杭绣省级非遗传承人陈水琴欣慰地笑了。

    已有1评分我要评分查看所有评分

    本主题由 超级版主 仲元 于 2016/1/7 14:45:11 执行 设置精华/取消 操作
    分享 转发
    TOP
    2#

    不错,图文推荐到新浪浙江致匠心摄影专题页面
    不雨花犹落,无风絮自飞。
    TOP
    3#

    TOP
    4#

    看到刺绣艺术后继有人,仿佛看到了杭绣的发展前景,看到了杭绣的未来!
    TOP
    发新话题 回复该主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