萧 山 西 兴 灯 笼
古时候,萧山西兴房屋建筑青砖黛瓦,街坊邻里小巷幽深,大红灯笼高挂墙椽,显得气派、红火;夜间行路,一盏纸灯笼,烛光摇曳,在沉沉黑夜,迤逦行来,照亮前程;人们娶妻生子,红白喜事、逢年过节都要用到灯笼……据《萧山县志》记载,西兴灯笼始于南宋(公元950年左右),当时宫廷所用灯笼均出自西兴。那时候西兴水陆交通便利,设渡置驿后,成了商旅重镇。据说西兴鼎盛时期,商贩云集,坊肆栉比,不过二里长的老街,就有七十二爿半过塘行。塘是堤岸,过塘行是建在水陆码头附近承办货物过塘的商行。晚清来又山诗曰:"上船下船西陵渡,前纤后纤官道路。子夜人家寂静时,大叫一声'靠塘去'!"可见当时西兴过塘行是日夜营业的。夜间照明工具便有了巨大的市场需求。一直到建国前后,西兴街上仍有七家灯笼铺,从塔弄开始到日船埠头,分别是陈英记、王文盛、王钰钿、华良记、吴文裕、傅兴记、詹炳文。此外,还有为灯笼制作和收购如灯笼木底盘、铁丝芯架等配件的多家店铺。
旧时西兴不少乡民,会趁冬季外出开办季节性灯笼店。大约是农历十月开始,手艺人带上一两千个灯笼壳子及相应材料,到淳安、建德、兰溪、湖州等地,为当地人做过年用的灯笼,生意红火时大年夜回家,也有人忙过了元宵节才回来。民国以后西风东渐,陆上交通系统逐步完善,运河失去了原本的主导地位,人们的生活中出现了电灯,灯笼、过塘行也就随着西兴老街一起,无可避免地走向了没落。
民国《萧山县志稿》中有载:"灯笼,西兴相近各村妇女皆以此为生,有广壳、香圆、单丝、双丝、方圆、大小便行诸品,通销全省。"这里的"广壳"、"香圆"等词,指的是灯笼的型号。最大的大样直径达1公尺,已很久没人用了;二样、三样,即广壳,做龙凤灯,一般挂在庙门口和衙门门口;四样如脸盆大小,用于寺庙;八寸底盘加固,做工精细,用来做子孙灯;比八寸略小的高口,日常照明用,或丧事人家用;而更小的香圆是给小孩子做玩具的;便行最廉价,竹丝芯架,制作粗糙,壳上红笔草写"福字",人们日常照明所用……如此款式各异,应用广泛,不一而足。
西兴多竹园,所栽的淡竹、杠竹,节长、肉厚、杆细、质韧,是制作灯笼骨架的好材料。西兴灯笼竹壳,一般都由家里的女劳动力手工完成。马湖村的蔡凤仙大姐是编灯笼竹壳的高手,曾在村里的编灯笼大赛上拿过冠军。一个中型灯笼需要39根或41根竹篾子,细长的竹篾需要浸水沾湿,一根根的竹丝在她手里上下翻飞,仿佛蝴蝶翩翩起舞;她一边和人谈笑风生,一边分编篾丝,不一会儿一只灯笼竹壳就编好了。这编灯笼看似简单,其实也很复杂,没有一定的技巧,这39根或41根竹篾子是排不好的,只要一根的位置错了就编不好了,她说:她学了好久才学会。一般一天能做上40多只就蛮好了,做多的一次她一天做了62只。她的爷爷、奶奶、爸爸都是编灯笼的高手,她们是编制竹灯笼的世家,如今家里就她和她三伯在做灯笼。现在,马湖村里像她这样会编灯笼壳的妇女有几十位,每人一天能编出40多个
蔡大伯擅长糊灯笼,已经70多岁,他说糊灯笼有7大部份,24个要点,每一个都不能马虎,否则的话做出来的灯笼就不好看了。他拿出灯笼竹壳,浸水润湿,修剪灯壳,去掉毛刺,然后在壳上来来回回地刷几遍自制的面粉浆糊,再拿出薄而韧的桃花纸,贴着灯笼包起来,来回刷几下刷子,桃花纸就服服帖帖地粘在灯笼壳子上了;随后,将这些灯笼进行晾晒。灯笼晾干后,绘上画,写上字,图上颜色,套上木头底盘、铁丝芯架,一个完整的西兴竹制纸糊灯笼就做好了。一般大的灯笼,一天能做上4、5拾个,小的灯笼可以做上6、7十个。
如今,随着社会的变迁,城市化的推进人们,生活水平的提高。萧山西兴竹灯龙也面临失传的边缘。因此留下今天,是为了明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