帐号 注册
密码 登录
过西湖南山路,南山路上分量最重的、名气最大的,當数中国美术学院(前身是浙江美术学院)。南山路上的景云村,住的也都是学院的教授、老师们。中国著名画家潘天寿的宅邸也在一起,如今老宅已成为潘天寿纪念馆,供人游览、参观、瞻仰与追忆。
世人都知道,潘天寿与吴昌硕、齐白石、黄宾虹并称中国画四大家。潘天寿,因为真正称得上大师的人物,不但精于写意花鸟鱼山水,还为这个艺术教育事业做出了可贵的贡献,潘老曾两次担任浙江美术学院(现中国美术学院)院长,培养了学生弟子无数。
二十年代的潘天寿
世人都知道,潘天寿与吴昌硕、齐白石、黄宾虹并称中国画四大家。潘天寿,因为真正称得上大师的人物,不但精于写意花鸟鱼山水,还为中国艺术教育事业做出了可贵的贡献,潘老曾两次担任浙江美术学院(现中国美术学院)院长,培养了学生弟子无数。
世人也都知道潘天寿先生在中国画的创作领域里是泰斗,但很多的人却不知道大师的诗词却又是了得。正如袁行霈先生为潘天寿先生诗集所作序碑中说道:“古之善丹青者多能诗,王摩诘、苏东坡、文衡山、董香光固不待言,至如文兴可、朱元章亦有可观。何者?盖诗画於艺虽殊途,然其外师造化,中得心源,则同归於一也。
大颐先生以丹青著名於天下,人皆知其苍松、磐石、老衲、鹰鹫、露荷、幽兰,莫不独辟蹊径,气韵生动,而未必知其古诗、歌行、律诗、绝句之真骨凌霜,雄浑高古。或曰诗名为画名所掩,良有以也。昔张阆声先生为其《诗》《诗存》作序,谓其古诗似昌黎、玉川、近体又参以倪鸿宝之笔,诚哉斯言。案鸿宝,明末书画家倪元路之号,上虞人,大颐先生乡贤也,其《倪文贞集》存诗两卷,多题画之作。阆声先生特标出鸿宝,乃有追溯乡邦诗统之意耶?然大颐先生之诗,恐未可全以昌黎、玉川、鸿宝限之,其气势之汪洋恣肆,直逼太白;其句法之精严富赡,复归於子美;其声韵之奇崛铿锵,又不无乃师庐之意耶。至其得意之处,则非韩、非卢、非李、非杜,直是自家本色。宜乎,大颐先生之事,非独于画家中高标特立,於诗家中亦独树一帜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