Discuz!NT|BBS|论坛

注册

 

发新话题 回复该主题

西兴灯笼-灯笼俞-浙江省非物文化遗产 [复制链接]

1#
银光图片

    浙江杭州西兴街道过去被称作“灯笼之乡”,培养了一代代出色灯笼匠。       宋朝时期,杭州西兴手工竹灯名震中华,南宋宫廷所用的灯笼几乎均出自西兴人之手。

<embed src="http://player.youku.com/player.php/sid/XMTU4Mjk5MzY2NA==/v.swf" allowFullScreen="true" quality="high" width="480" height="400" align="middle" allowScriptAccess="always" type="application/x-shockwave-flash"></embed>[flash][/flash]



http://player.youku.com/player.php/sid/XMTU4Mjk5MzY2NA==/v.swf


旧时西兴不少乡民,会趁冬季外出开办季节性灯笼店。大约是农历十月开始,手艺人带上一两千个灯笼壳子及相应材料,到淳安、建德、兰溪、湖州等地,为当地人做过年用的灯笼,生意红火时大年夜回家,也有人忙过了元宵节才回来。民国《萧山县志稿》中有载:"灯笼,西兴相近各村妇女皆以此为生,有广壳、香圆、单丝、双丝、方圆、大小便行诸品,通销全省。"  



西兴多竹园,所栽的淡竹、杠竹,节长、肉厚、杆细、质韧,是制作灯笼骨架的好材料。西兴灯笼竹壳,一般都由家里的女劳动力手工完成。现在,马湖村里像她这样会编灯笼壳的妇女有几十位,每人一天能编出40到50个。民国以后西风东渐,陆上交通系统逐步完善,运河失去了原本的主导地位,人们的生活中出现了电灯,灯笼、过塘行也就随着西兴老街一起,无可避免地走向了没落。






      

  


西兴竹编灯笼的制作,还要在壳子上彩绘龙凤,或者剪贴姓氏,最简单的照明用灯笼也会写上福字。旧时姑娘出嫁,送嫁队伍的前后,一定会有人提着纸灯笼。花轿的轿杠上,也会挂上灯笼。灯笼上贴的就是夫家姓氏的剪纸。此外,旧习俗里最常见的就是写上堂号。堂号是旧时名门望族的称号,表明了祖上功勋业绩或是家中科举功名。每逢节庆,门前挂起书写有堂号的大红灯笼,代表了一个家族的光荣历史。



       西兴马湖村因南边的白马湖而得名。村里原本灯笼画工最为精湛的,是一位叫俞梧泉的老人。俞梧泉14岁就拜师学艺,有着将近70年的制作灯笼手艺,是浙江非遗技艺西兴灯笼的传承。他能娴熟地画出龙凤,笔法细腻颇有大家风范,此外还精通剪纸,能剪出繁体字。
    西兴灯笼手工工艺室,对传统工艺学习很有兴趣和传承观念,在书画文字方面在当地也颇具小名气,将俞梧泉师傅教授的工艺技术全部用笔记记录,并整理了西兴灯笼从加工编织、制作工艺、糊标、手工剪纸、书画等各方面都进行了归类,使西兴手工灯笼这项传统非物质文化遗产得以有了书面化,有了可教可学的文字依据。



西兴灯笼传人俞叶方接受记者采访


        西兴灯笼工艺中,最为难学的技艺要算是徒手剪纸剪字工艺了,只有俞梧泉先生能精湛的把握独门剪字工艺。形成了特有的"剪纸字体"。剪字《百家姓》,代表了剪字艺术的娴熟技艺。
最后编辑雨润东方 最后编辑于 2016-05-28 13:12:41
分享 转发
TOP
2#

西兴灯笼,浙江省非物质文化遗产。
TOP
3#

西兴竹编灯笼手工工作室! 主要是把浙江非物质文化-西兴灯笼传统工艺的传承和创新,将灯笼工艺大师俞梧泉师傅的工艺技术全部用笔记记录,并整理了西兴灯笼从加工编织、制作工艺、糊标、手工剪纸、书画等各方面内容都进行了归类,使西兴手工灯笼这项传统非物质文化遗产得以有了书面化,可教可学的文字依据,并开拓创新,将灯笼技艺营运到现代装饰工艺中去,展现新的使用价值和艺术魅力!Q554375455.
TOP
4#

谢谢大家!
TOP
发新话题 回复该主题